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
运营干货 > 行业热点- > 特朗普关税“最后通牒”下的跨境困局:卖家如何突围求生?

特朗普关税“最后通牒”下的跨境困局:卖家如何突围求生?

2025-04-11 21 0 0

这一“最后通牒”式的表态,无疑将中美贸易争端推向了新的高潮,也让全球跨境电商从业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不安。

 

贸易战升级:关税“互轰”下的连锁反应

这场贸易战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42日。当天,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命令,不仅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34%关税,还自52日起终止中国大陆与香港产品享有的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待遇。这一举措被业内人士视为对跨境电商的精准打击,尤其是依赖FBA发货的中国卖家,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
 

中国方面迅速作出回应。44日,中国宣布自4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加征34%关税,并将多家美企列入“不可靠实体清单”和出口管制名单。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,已然从“摩擦”升级为“关税对轰”,双方你来我往,互不相让。

 

跨境电商:夹缝中求生的艰难抉择

在这场关税大战中,跨境电商卖家无疑是最为脆弱的群体。尤其是那些依赖800美元免税额度的小额包裹发货模式,如今已成为历史。此前,许多中国卖家借助这一政策,以低价、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然而,随着免税额度的取消,高客单价商品面临征税风险,买家成本上升,转化率和复购率双双下滑,卖家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

 

更令人担忧的是,特朗普扬言加征的50%关税并非空穴来风。从其过往的行事风格来看,“说到做到”的可能性极高。一旦加征成真,对于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跨境卖家而言,将是一场灾难:成本猛涨、利润骤减,产品价格失去竞争力,甚至可能加速美国本地仓或海外本土化趋势。

 

跨境人的突围之路:从“保命”到“破局”
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跨境电商卖家该如何应对?在“悬崖边的博弈”中,观望已不再是明智之举,唯有主动出击,方能求得一线生机。

 

短期:保命为先,做好风险预案

 

检查商品类目:立即梳理美国站商品,识别是否涉及关税高发类目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。

分析毛利空间:评估当前毛利是否能够抵御未来可能上涨的税费,必要时调整定价策略。

优化备货策略:避免集中压货FBA,分散仓储风险,确保供应链的灵活性。

中期:分散风险,布局多平台+多市场

 

拓展销售渠道:尝试将部分商品转战eBay、沃尔玛、Temu等平台,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。

开拓新兴市场:布局俄罗斯、东南亚等蓝海市场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或依靠已建立本土供应链的跨境分销平台

 

长期:强化供应链,精细化运营

深化供应链合作:与工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,争取更低的采购价格,降低生产成本。

优化产品结构:精简SKU,控制体积和重量,降低物流费用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

投资本地化服务:在美国或其他目标市场设立本地仓库或服务中心,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,抢占本地市场份额。


亚马逊数据分析,用船长BI

具备亚马逊多店铺管理海卖助手销售数据分析财务/VAT广告管理客服管理FBA库存、跟卖监控与反跟卖、中差评监控等精细化运营功能。

+1 0

评论(0

在线客服

扫码咨询

QQ服务大群